本站讯 7月2日至3日,天津市经历了今年入汛以来首轮强降雨,此次强降雨过程强度大、雨量集中,受上游来水和境内强降雨影响,全市主要河流水位均发生不同程度上涨。市水文水资源中心闻“汛”而动、向“险”而行,立刻进入防汛应战状态,全力抓好各项防范应对措施,确保平稳应对此次强降雨。
一是闻“汛”而动,以临战之姿精准部署。“风雨的每一次侵袭,都在吹响防汛的号角”,7月2日14时,天津市水务局防办启动洪涝灾害防御Ⅳ级响应。中心以“迅”应“汛”,迅速响应,启动防汛预警水文测报Ⅳ级响应,主动扛牢防汛责任,分析研判雨水情形势,全面部署水文测报工作,防汛测报人员迅速集结到岗,ADCP、无人机、无人船等应急装备完成热备调试,雷达、水文预报研发团队驻场值守,监测“神经末梢”时刻在线,确保工作部署到位、人员分工到位、责任压实到位。
二是科技赋能,构建水文测报立体防线。“预报的每一份成果,都是和时间的赛跑”,中心依托6部水利测雨雷达,实时捕捉强对流回波,密切监测未来1-2小时降水趋势,高频次编制测雨雷达降水趋势提示16期,为中心城区排涝、山洪防御提供有力支持;汇集全市及上游地区气象、雨情、水情数据,迅速编发《水情简报》《天津市降水统计》,根据汛情动态调整内容重点,为防汛指挥提供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的科学依据,同步与海委、京冀水文部门共享数据,及时进行会商研判,共享预报预警成果,形成流域联防联控合力,为防汛指挥决策做好全面支撑。
三是初心如磐,筑牢防汛测报安全底线。“河道的每一分涨落,都牵动水文人的心跳”,随着河道水位起涨,中心强化一线测报力量,对关键水文站点、水位站、雨量站开展排查,实行“加密监测频次+实时传输”模式,确保雨量、流量、水位等水文数据精准入库,此轮强降雨期间,全中心监测人员共开展测流60余次。从水文站职工冒雨巡检设备,到雨水情监测预报中心彻夜研判数据;从雷达监测屏幕上跳动的回波曲线,到应急队伍随时待命的整装待发,水文人用自己的坚守,彰显着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工作理念。
当前,天津即将进入“七下八上”防汛关键期,中心将慎终如始做好各项工作,坚持底线思维,增强忧患意识,以“实战演练”积累经验,以“隐患清零”夯实基础。以‘绣花功夫’压实责任,全力以赴打赢防汛持久战、总体战,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